Author : |
潘啟聰 |
Category : |
Journal Article |
Department : |
Social Science |
Year / Month : |
2017 |
Source : |
《人間佛教研究》,第8 期,頁159-201。 |
Abstract
在近現代的人間佛教發展中,「佛教心理學」一門學問日漸發展。佛教與心理學之結合其實已有一段不淺的歷史。就華語學界而言,早於清末民初的年代,太虛大師已曾就〈佛教心理學之研究〉一題作出演講;梁啟超亦為心理學會作演講,題目為〈佛教心理學淺測〉。時至今日,佛教心理學的發展未曾止步。就專業的層面而言,在學術界的發展中,佛教心理學已儼如一專門性的學問範疇。就大眾的層面而言,針對都市的高壓力、情緒病日益嚴重、都市人不懂放鬆等問題,坊間上已有不少佛教心理學的普及性讀物。可見,佛教心理學的影響力日漸提升。不論是對學術界乃至大眾社會而言,它都有著不可忽視之價值。佛教心理學的影響力和學科成就雖然與日俱增,可是展望其未來發展並非全無隱憂。佛教心理學至今仍未見系統性回顧學科發展之論述,學科發展的現況、成就與有待改善之處亟待研究和反思。有鑒於此,本文盼能為學界填補此一空白處。本文旨在反思佛教心理學的學科發展,並重新省察佛教心理學如何能與社會科學之精神作有機結合,令這門學問於未來得以充份發揮所長。經過檢視學科的現況後,本文建議設立符合人間佛教藍圖的「應用佛教心理學」,令社會大眾更能受益於這門學問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