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earch Database

The Hang Seng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Back 


Author : 潘啟聰
Category : Conference Paper
Department : Social Science
Year / Month : 2016
Source : 臺灣宗教學會2016年「宗教的超越性與內在性」學術研討會

Abstract

    在近現代的人間佛教發展之中,佛教心理學一門學問日益重要。有研究佛教心理學的學者這樣描述這門學問之價值:「數億佛教徒的宗教生活、修行實踐乃至世俗生活,有賴於佛教心理學的指導。對不信仰佛教的人來說,知曉一些佛教心理學的知識,於調節心理、保持心理健康……可以獲得極具參考價值的建議和啟迪」 。面對主流社會,佛教心理學的貢獻主要在心靈提升及壓力管理方面惠澤大眾。坊間上已有不少相關主題的書籍 。在學術研究的方面,學界對於佛教心理學亦日益重視。在學術期刊的搜尋器之中,吾人可以見到有研究院學生以「佛教心理學」為主題撰寫學位論文 。相關的期刊論文更是不勝其數 。然而,佛教心理學開展至今仍暫無專門性的論述對其發展作出回顧和評論。其實,在現存眾多的佛教心理學論著中,固然有優秀的作品,但芸芸的作品中亦有不少質素參差之作。例如,有些研究者精於佛法卻不諳心理學、有些更以佛教學說反譏現代心理學淺陋、有些研究者則是心性學說與心理學不分等。佛教心理學發展至今,也許是時候有系統地回望過去,數算現有所得並去蕪存菁,以便展望未來發展。有鑒於此,本文盼填補此空白之處。是次研究旨在對佛教心理學的發展概況作一有系統的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