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earch Database

The Hang Seng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Back 


Author : 潘啟聰
Category : Conference Paper
Department : Social Science
Year / Month : 2016
Source : 「人間佛教在東亞與東南亞的實踐」國際學術研討會

Abstract

    「以出世思想,做入世事業」乃星雲大師提倡的人間佛教精神。據星雲大師所說:「佛教在人間最大的意義,應該是要能解決社會人生的問題」。現代人生活節奏緊張,各方面而來的壓力沉重。要造福社會民生,心理問題的關懷就成為了不可忽視之任務。佛光山近年來在佛教心理學的工作和貢獻是有目共睹的。在教育事業上,佛光山在美國開辦的西來大學曾設立「佛教心理學暨諮商研究中心」,並發行《佛教心理學暨諮商研究中心期刊》以推動相關研究。西來大學至今仍然提供可選修佛教心理學範疇的心理學碩士學位,為學界和社會培訓專業人才。在出版事業上,佛光文化出版了不少有關佛教心理學的專門性論著,如陳兵的《佛教心理學》、依昱法師的《與心對話》和《知心.明心》、永有法師的《心事知多少》等。在社區教育上,佛光山亦致力推動民眾的心理健康。佛光山以社區大學和人間大學之名,開辦了不少能促進參與人士心理健康之課程。例如,在台中市光大社區大學就有「桌遊與心智療癒」、「潛意識溝通初級-自我覺察」和「禪修與生活」等課程;彰化社區大學亦有開設「生死教育」、「正念靜坐~禪悅人生」的課;博愛社區大學也有開辦「悲傷輔導導論」的課。可見佛光山在佛教心理學的工作上可謂貢獻良多。本文旨在對佛光山在這方面之現今發展狀況及貢獻作出有系統的回顧和整理,並據回顧所得為未來的發展提出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