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 | 潘啟聰 |
---|---|
Category : | Journal Article |
Department : | Social Science |
Year / Month : | 2018 |
Source : | 《人間佛教─學報、藝文》,第17期,頁118-137。 |
Abstract
- 中國的佛教過去給人的印象,基本上是出家人遠離人群,躲於山林裡出
世修道。人間佛教的出現一改這種風氣。佛陀發願出家、說法講經,原因都是
為了解決諸多人間問題。可是,在漫長的歷史過程,由於不同的因素,佛教慢
慢走入了山林之中,形成了重出世、求自了、講清修的型態。近代的大師們提
出「人間佛教」正是要重新審視佛陀的本懷,令佛教重新走入人間。依循佛陀
本懷,當代人間佛教的慈善事業種類之多、層面之廣,實在不勝枚舉。在佛光
山眾多慈善事業當中,監獄教化(監獄教化在香港的名字為監獄佈教)是最特
別的事業之一。星雲大師不僅在台灣是法務部正式聘任的第一個教誨師,佛光
山在香港也是第一個佛教的非政府機構參與在囚人士的更生服務。在監獄教化
的服務中不僅只有物質上的佈施,更重要的是,也有佛法上的佈施。回顧佛光
山監獄教化的服務,其成果確實卓越。本文將聚焦於佛光山在香港監獄的服務
,從在囚人士的心理轉變以及從社會資本的三種貢獻兩方面作出檢討,並嘗試
分析其成功的原因。